项目管理学习和优化
一、现况
鉴于工作体验
- 在工作时交接项目时,几乎没有任何项目文档的沉淀和项目知识库,对于没有任何必要的信息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的询问和积累
- 技术层面少有积累
- 在工作时,项目节奏难以明朗,项目信息缺失或杂乱
即使是小项目,也应该有项目的相关信息和资源的管理
二、尝试问题解决
管理就是问题的蒸馏,开发就是信息认知的蒸馏
基本目标:
- 弥补项目管理自动化工具的缺失
- 让每个信息都可定位,可管理
- 执行者视角:让目标节奏明晰,执行者明确了解任务的目标 信息 和相关资源;管理者视角:明确信息流的流动,项目节奏和开展情况
- 在任务视角上的分工粒度级别的 权责 分明,分工粒度级别也能保证一个灵活的存在
三、工具使用规范和目标
3.1 基本流程规范
需求 和 任务:任务是需求的子任务
3.2 工作流程软件 进行任务管理:手动工作流管理
基本工作流程:
- 需求池/待评审需求
- 待排期
- 进入开发流程
- 开发
- 测试
- 循环迭代
- CI/CD
- 上线/灰度流程
细节BUG的小步快跑的设计:
graph LR;
A(需求池/待审批需求) --需求分析文档--> C(需求排期/任务拆分) --给定时间--> E(产品设计) --PRD文档--> DKF(待开发) --责任RD--> G(开发中) --> H(待测试) --责任QA--> CSZ(测试中) --上线许可--> J(上线/灰度) --> K(完成)
GQ(挂起)
A --> GQ
C --> GQ
E --> GQ
DKF --> GQ
G --> GQ
H --> GQ
CSZ --> GQ
J --> GQ
RWCF(任务拆分)
E --> RWCF
RWCF --> DKF
CSZ --> DKF
BUG(BUG池)
BUG --> DKF
3.3 IM消息群组:进行信息流管理
比如企业微信,飞书,公司邮箱等IM产品
目标:保证沟通 可回溯 可记录 可跟踪 可统计 且信息相关聚集,保证可以获取信息且获取信息的一个效率 让需求群与部门组织架构群 职责分离
群组使用:
群名:需求号-产品-基本描述 公告内容规范: 人员职责 需求负责人: 产品: 研发: 设计: 测试:
文档管理: 需求分析书/规格文档: PRD: 技术方案:
边界职权人: 网络组:
消息:所有需求相关的讨论在此;聊天记录即信息,信息即文档
3.4 周会:蒸馏问题并在执行部门级别解决
- 在需求级别的 信息沟通流动
- 推动目标进度的其他资源要求沟通(组内资源的请求与分配)
3.5 月会:大尺度的项目总结,关键点梳理,方向明确
3.5 知识库: 文档管理,项目知识库系统
积淀项目知识
四、其他:项目管理
4.1 项目管理的主要流程
4.2 其他项目管理的实践产品
- Microsoft Project 像朋友一样合作,像Boss一样管理
- tapd Jira PingCode 等类似的,主要是需求管理工具
4.3 kanban 工作流
泳道超过最大数目时候,优先级最高的会自动移动到 正在处理:适合经常修改优先级的项目
根据设置规则,提供不同的看板: Basic,Backlog,Iteration,Complete 不同看板可以组合泳道
专注于节奏
4.4 Scrum 工作流
史诗 特性 用户故事 缺陷
专注于迭代 因为Scrum的时间框架很短,所以它更容易处理复杂的任务
瀑布 工作流
Kanban敏捷的是任务的更新,是任务调度,是纵向的敏捷 Scrum敏捷的是 一整趟流水 后的结果,是横向的敏捷
敏捷对决策的是有很大影响的,敏捷重点在于快速试错,但是用户环境对敏捷的每Sprint的结果反馈是很少的
迭代的关键在于,在每小轮迭代结束后,都会有阶段成果和对整个项目信息有更新,关键是信息的更新
度量层面和执行层面
项目管理的度量
如何 让开发节奏的中间产物
瀑布模型 — 项目目标和决策是经常变更的 —> 敏捷的方式
项目管理随笔
向关键路径要时间,向非关键任务要资源
最主要问题
开发者的习惯问题 敏捷的项目管理,与 Devops的集成
参考
ref :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85979715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41952401
信息流通区域的参与着角色
如何让信息高效 稳定 无噪声 的 每个职责角色 之中 流动和处理
权责利的人员分配和管理的问题
不同互联网职位的能力评估模型
不是
项目成果,阶段成果的的反馈回路,让整个反馈回路 高效的打通